7月23日,以“开源赋能产业,生态共筑未来”为主题的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这场为期两天的盛会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汇聚了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等政府代表,以及华为、理想汽车、vivo等科技企业领袖、高校专家、开发者等千余名开源生态参与者,共同探讨中国开源生态的发展路径。
政策引领:构建国家开源新体系
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在开幕式致辞中**首次系统提出四维开源战略框架**:
- **机制共创**: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建立开源产品价值科学量化体系,释放开源商业潜能
- **创新驱动**: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加速项目孵化与落地
- **人才牵引**: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体系
- **开放共赢**:促进开源成果“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优化全球生产要素配置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则披露了北京的开源雄心:依托2024年实现**3.3万亿元信息软件业营收**(占全国1/4)的产业基础,北京将建设开源技术孵化器、完善企业出海服务体系,并在AI与区块链领域培育国际标杆项目。
生态共建:五大核心成果落地
1. 开源项目规模化应用
大会重磅发布覆盖**电力、金融、医疗、教育等10余个关键行业的150余个应用案例**,来自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京东集团、安贞医院等100余家单位。这些案例标志着开源技术实现了从代码研发到千行百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2. 社区与孵化平台升级
- **“源创部落”启动**: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开源中小企业的实体孵化器,提供项目孵化、初创扶持等四大服务,打造开源创业“强磁场”
- **双社区启航**:电鸿开源社区(聚焦电力全产业链协同)与旋武社区(专注Rust语言生态)同步启动,强化工业底座与数字安全
- **国际开源社区授牌**:十家企业获评首批“开源先锋企业”,推动北京开源社区进入2.0阶段
3. 技术捐赠丰富生态
基金会与**Mobius大模型、OpenLoong、IvorySQL等8大项目**完成捐赠签约,覆盖AI、区块链、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构建“工具-技术-场景”闭环生态。
4. 全球赛事启动创新引擎
第三届开放原子大赛以**1500万元总奖金创国内开源赛事纪录**,首批发布12个赛项,覆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AI三大方向,通过实战竞技赛等模式破解产业技术难题。
5. 鸿蒙生态突破性进展
在开源鸿蒙论坛,OSWare奥思维展示两项创新:
- **车机3D HMI开发范式**:Kanzi工具链实现60FPS高精度渲染,开发效率提升50%
- **开源鸿蒙笔记本**:搭载OSWare OS 2.0系统,支持端云协同AI,已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趋势洞察:开源驱动产业变革
大会发布的《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2024)》揭示关键数据:**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达220万人,居全球首位**;年度开源贡献量超5000万次,跻身全球前三;活跃项目超300万个,位列全球前十。
在“智能时代的开源开发”圆桌论坛上,专家们指出AI与开源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范式:
- 人形机器人开源平台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 大模型训练依赖开源数据集与算法优化
- 分布式开发模式提升AI研发效率
生态协同:26场论坛构筑合作网络
大会创新设置**26场分论坛及多场交流会**,覆盖开源合规、人才培养、行业应用等维度。政、企、研、金多方资源在此深度对接,如开放鸿蒙论坛推出“共建地图4.0”与人才培养计划,吸引40余家核心单位参与社区共治。
从电鸿社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到旋武社区强化Rust安全基座**;从150个行业案例落地到千万级奖金大赛启动——这场盛会印证中国开源生态已迈入“**技术输出+标准引领**”的新阶段。当全球前三的开源贡献量遇上最大规模的开发者群体,中国正将代码共享的初心,转化为驱动千行百业智能化变革的澎湃动力。